金属表面上由于存在异物或结构上的原因而形成缝隙,使缝隙内溶液中与腐蚀有关的物质迁移困难,所引起的缝隙内金属的腐蚀,总称为缝隙腐蚀。几乎所有金属和所有的腐蚀介质都有可能产生缝隙腐蚀,缝隙尺寸有一定的要求,即要使缝隙内外溶液之间的物质迁移发生困难,同时溶液又能进入缝隙内。缝隙一般在0.025~0.1mm之间,就可能发生缝隙腐蚀。腐蚀形态从缝隙内金属的孔蚀到均匀腐蚀都有。


  缝隙腐蚀可分为孔蚀型缝隙腐蚀和活化型缝隙腐蚀两种。孔蚀型缝隙腐蚀是由孔蚀起源的,这种腐蚀过程中,缝隙内溶液中金属盐的浓缩,使缝隙内金属表面钝化膜发生氧化性破坏(被击穿),产生由孔蚀起源的缝隙腐蚀。活化型缝隙腐蚀是由于缝隙的存在,缝隙内溶液组成物质迁移产生困难。例如,溶液中的溶解氧只能通过扩散才能进入,而且扩散缓慢,为维持不锈钢钝态,缝隙内溶解氧迅速消耗掉,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,当缝隙内溶解氧降到一定程度时,致使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开始还原性溶解,这种溶解的结果使腐蚀产物金属盐逐渐浓缩,通过水解,缝隙内溶液的pH值急剧下降,当pH值降低到溶液不能使不锈钢维持钝态的临界pH值时,缝隙内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产生还原性破坏而形成缝隙腐蚀。


  为防止缝隙腐蚀,主要是在结构设计中尽量避免形成缝隙,避免造成容易产生表面沉积的几何条件,选择合适材料。对于不锈钢来说,提高铬、钼含量,有利于耐腐蚀性能,有的资料提出,不锈钢耐缝隙腐蚀的当量为%Cr+3.3×%Mo+30×%N。尽管有高铬、钼含量各类不锈钢,但它们的耐缝隙腐蚀仍不十分理想,一般认为,高铬、钼镍基合金或铁镍基合金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,如 Iconel 625Hastelloy C-276Hastelloy C-4 等合金。